小班健康活动垃圾分类教案反思-铁岭子晨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Website Home
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实行垃圾分类的意义及方法,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在生活中学会垃圾分类,形成习惯!
2、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教学过程:1、引题:“为什么说垃圾是资源。
”2、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垃圾,只有在混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垃圾,一旦分类回收就都是宝贝,就连那种被成为微型杀手的废电池也是可以被化害为利的?
垃圾中蕴藏着丰富的可回用资源。

市民丢弃的生活垃圾中,大部分是有机垃圾(厨余垃圾、果皮等),另外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据统计,目前生活垃圾中约70%为厨余垃圾、果皮等有机垃圾,20%为废纸、塑料类,约4%为玻璃,剩余的为金属、布类等;
因此,其中的大部分物质都具有被资源化利用的可能,合理加以开发利用就能变废为宝;
3、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为什么要实行垃圾分类;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您知道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
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
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元至元人民币;
据统计,1979年全国城市垃圾的清运量是2500多万吨,1996年城市垃圾的清运费是1.16元/吨,是1979年的4倍!
4、各组讨论后,开始全班交流,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讨论结果;
针对学生提出的“白色污染”,“乱倒剩饭菜”,“大量的生活垃圾”,“乱扔废弃物”等身边的环境破坏问题;
对学生谈到自己在学校参与垃圾分类以及在家中减少生活垃圾,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的经过与体会,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5、什么是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
垃圾分类收集是指垃圾按其可处置的性能或可利用的价值而分别收集的方式,其目的是为资源回收和后续处置带来便利。

6、应怎样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在分类时,应将分为四类存放和弃置:第一类是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织物、橡胶、塑料、金属、玻璃等。
第二类是厨余垃圾:包括菜叶、菜根、果皮、骨头、花草等;

第三类是其他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垃圾。

第四类是有毒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过期药品、化妆品等。
7、分类收集容器——颜色和标识红色:用于投放有毒有害的垃圾;
蓝色:用于投放可回收的垃圾。
绿色:用于投放厨余垃圾!
灰色:用于投放其他垃圾;

8、我国有哪些城市正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为贯彻实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2000年建设部特选了8个条件相对成熟的城市,作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这8个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桂林!

其中北京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始于1996年。
活动目标:1、能够按照物体标记将相应的物体归类摆放;
2、乐于参与数操作活动,锻炼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已带领幼儿在园内捡拾过垃圾,垃圾筐若干,垃圾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1、出示垃圾标记,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师:今天,教师里来了很多小客人,看看他们是谁?
他们的名字叫xx标记;
(幼儿先观察再练习讲述)2、教师操作情境表演,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以标记的角色讲述)我今,请保天是来找我的朋友的,我朋友的样子和我长得一样,请小朋友找到后放在我后面的箩筐里,好吗;
3、幼儿尝试操作!
请两名幼儿上前看标记将可乐瓶和叶子放在贴有相应标记的箩筐里,其余幼儿在一旁检查。

(教师看操作情况给予指导)4、幼儿独立操作,教师提醒幼儿看清楚标记再摆放垃圾。
摆放后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检查操作结果?
5、延伸活动:带领幼儿到居民小区捡拾垃圾并按类摆放活动目标1、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标记,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1、前期经验准备,初步了解可回收垃圾的用途2、头饰小鱼、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个、教学PPT3、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等;
教学重点: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认识教学难点: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活动过程一、故事图片导入!
出示小鱼图片,讲述故事,小鱼的家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小鱼的家,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比较两幅图片的不同;
激发幼儿收拾垃圾的欲望?
二、出示标记?
教师出示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记。
引导幼儿学习分类。
提问(出示可回收标记):什么叫可回收!
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
(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出示不可回收标记),提问:为什么叫不可回收?
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
(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

三、考一考(教学PPT)垃圾的分类,通过PPT的展示让幼儿加深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游戏《帮小鱼整理家》集体检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的了解。
四、观看ppt图片通过观看图片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进一步加深幼儿的环保意识!

课后延伸:组成“环保小分队”,检查幼儿园的垃圾分类情况。

活动目标:1、了解垃圾的危害,学会给垃圾分类。

2、知道垃圾可以变废为宝,萌发幼儿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1、自制课件?
2、各类垃圾实物若干;
3、用大纸盒自制的红、黄、绿分类垃圾桶各一个?
活动重难点:了解垃圾危害,学会保护环境;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
1、我们的幼儿园美不美。
你觉得什么地方漂亮?

(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来)2、但是呢,我们小朋友也发现了幼儿园有不美的地方。
你觉得什么时候我们幼儿园不漂亮(幼儿交流)老师也发现了,当幼儿园有垃圾的时候,花草被破坏的时候就不好看了;

(二)看课件谈谈垃圾的危害。
1、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看一些图片,仔细观察,看你能发现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1)你们看见了什么。
(2)有垃圾的这些地方给人什么感觉;
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3)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么样。
三、怎样保护环境!
1、引导幼儿积极探讨:知道了垃圾有这么多害处,那么现在和好朋友一起想一想,怎样才能保护我们幼儿园的环境,让我们的幼儿园变得更美呢;
2、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都知道不能乱仍垃圾,垃圾要放进垃圾桶。
可是垃圾有许多种,垃圾桶也有不同的颜色,你们知道垃圾应该怎样放吗。
四、看课件2,学会给垃圾分类;

1、认识三个垃圾桶,了解垃圾的分类。
绿色垃圾桶:它叫可回收垃圾桶,像纸类、金属类、塑料类、玻璃等是可以收回去经过消毒、加工还有用处的垃圾是它的好朋友?
(请个别幼儿说说知道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黄色垃圾桶:它叫不可回收垃圾桶,一些不能再利用的垃圾是它的好朋友!
主要是厨房垃圾,如菜叶、剩饭菜、果皮等;

(请幼儿说说知道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红色垃圾桶:它叫有毒、有害垃圾桶,废旧电池。
荧光灯、过期的药品、化妆品是它的好朋友!
2、幼儿张贴垃圾图片?
垃圾桶就是垃圾的家,老师这里有一些垃圾图片,你们能帮助它们找到家吗?
找到了就贴到它的家里去吧。
(幼儿张贴如有错误请个别幼儿纠正,并说出原因?
)五、欣赏没有垃圾的优美风景!
1、小朋友真能干,如果每一个人都爱护我们的环境,那么地球会变的怎样呢;

2、(看课件)你觉得这样的环境好吗。
每天在干净、漂亮的地方生活,心里会是什么感觉呢?
六、看课件,参观环保小制作展,了解有些垃圾可以变废为宝;
1、我们都知道垃圾危害着人类和地球上生物,但是有些垃圾还能变成宝贝呢!
想看看吗。
2、幼儿看课件后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延伸活动:为幼儿园设计制作环保垃圾桶。

活动目标:1、认知准备:幼儿对生活中的垃圾有一定的认识,看见过垃圾场、垃圾堆。
2、材料准备:一、观察垃圾场图片,了解垃圾的去向,知道垃圾多了的坏处。
1、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害处?
师:我们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地球上的垃圾越来越多!
这么多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呢;
用以下这些方法来处理垃圾有什么缺点;

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害处。
掩埋法:占空地,污染地下水,容易滋生老鼠、苍蝇、病菌;
焚烧法:容易产生烟尘污染?
积肥法:农业生产几乎都不用积肥了?
2、启发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垃圾!
二、引导幼儿为垃圾分类。

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满足幼儿对环保知识的好奇,进行垃圾分类的学习。
使幼儿通过主动讨论、操作,知道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让幼儿将环保行为在自律的基础上用各种有效方法去监督;

活动目标1、电脑课件(录像内容:美丽干净的办公楼。

又脏有乱的小区)2、布置干净的白色玩具区域和脏乱的兰色玩具区域。

3、事先准备收集一些废旧品材料(各类实物垃圾,如旧报纸、果皮、废纸盒、矿泉水瓶、清洁精瓶、衣拉罐、废电池等。
)4、准备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个;
一、活动过程实录播放录像(录像内容:美丽干净的办公楼;
又脏有乱的小区)提问讨论?
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观看录像,老师提问一下:1、小朋友都看到什么了。
你们喜欢是哪个地方!
为什么。

2、说说你知道的垃圾有哪些。

3、如果到处都是垃圾,我们的环境会变成什么样。
4、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呢;
垃圾应该怎样处理呢?
二、幼儿参与评选“玩具区域”教师说出某一垃圾的名称,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儿就做形似“0”的动作?
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动作?
四、将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做进一步分类1、将垃圾分装桶放在活动室的一角,督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

2、向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并付诸实践。

1、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索之中,能够注意力集中地倾听老师及其他幼儿的讲解和回答。
并能积极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2、绝大多数幼儿通过探索活动了解了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物品,培养了幼儿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活动延伸将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也要求一定的家园配合,激发幼儿初步的了解;
幼儿参与积极,本班幼儿的水平和个别差异应该有更深的了解;
利用幼儿熟悉的玩具区域引导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活动过程中有效的调动和保持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活动中能适度的给幼儿以帮助并针对幼儿的个别差异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内容选自中班《幼儿创意学习课程》第八册《美丽村》的一节社会领域活动。
《纲要》提出:4-5岁幼儿社会认知能力明显提高,有意行为开始发展,并具备了用简单语句交流的能力?
我班幼儿知道垃圾不能随便扔,但是没有分类投放垃圾的意识,不知道有些垃圾还可以回收再利用!

本册教材的主题目标是认识环保标志,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环境。
学习垃圾分类,培养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培养幼儿进行垃圾分类的意识,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懂得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如今生活垃圾越来越多,不仅影响自然环境,更是危害到人们的健康。
在幼儿周围的环境中也会产生很多垃圾,但在幼儿眼里却太过平常并不以为然,因为他们对垃圾的危害及如何处理缺乏了解,因此需要加以引导。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认识垃圾分类标志,并通过分类操作,从而使幼儿进一步感知哪些垃圾是可以循环再利用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从小培养幼儿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并能带动家庭、带动身边的人为创建良好生活环境做出贡献。

我将垃圾分类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
将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设计思路:1、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2、分辨回收的垃圾。
3、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4、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活动准备:一、交流分享,说说生活中的垃圾。
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师:咱们记录的垃圾要跑进哪个垃圾箱!

先把可回收垃圾圈出来,然后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吧1、幼儿小组讨论。

(引导孩子说塑料瓶、牙膏盒是可回收垃圾,电池、果皮是不可回收垃圾,也就是先说花圈的,再说不花圈的)2、提问:谁愿意把讨论结果介绍一下。

3、个幼回答。
小结:哦,原来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织物类是可回收垃圾(把分类图片贴过来)!
厨余类、有毒有害类是不可回收垃圾;
(贴图)(配课老师收走记录表和笔)二、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类意义!
(让孩子多说,让家长重点解释)师:好处多大呀?
咱们班里就有垃圾,快行动起来把垃圾分类吧!
(垃圾要摆放到教室周围)幼儿操作?

小结:区域活动时,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些这样的分类垃圾箱,将它们摆在家中、摆在我们的小区里,用来提醒我们的爸爸妈妈,提醒身边的人,将垃圾分类处理,环保小卫士们,行动起来吧。